LightFair 2025洞察: 北美照明業轉向非中製造3大關鍵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及新貿易政策實施,美國及國際照明品牌正加速調整其鋁合金壓鑄供應鏈策略。鼎碩創新在2025年LightFair美國國際照明展與多位歐美資深採購與產品開發人員深入交流發現,「非中國壓鑄替代方案」已成為跨國照明品牌強化供應鏈韌性、確保永續發展的首要任務。從零件採購規格、模具開發到製程整合,市場對多元化供應鏈的需求顯著提升。
地緣政治與關稅推升非中製造需求
全球照明產業正經歷深刻的供應鏈轉型,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關稅壓力成為主要推手。根據 Futuresource Consulting 2024 年《全球 LED 供應鏈報告》指出,企業的供應鏈策略已不再僅以價格為導向,而是將「地理多元化」與「第二供應鏈」視為核心。這不僅能分散貿易與運輸風險,更是品牌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確保生產不中斷的關鍵策略。
在LightFair 2025展會現場觀察發現,美歐品牌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達到新高度。多位採購主管明確表示,分散供應鏈風險已成為基本採購政策,建立第二壓鑄供應鏈已從選項變為確保企業持續競爭力的必需品。
儘管中國仍是全球金屬壓鑄的重要樞紐,但其市場的高度集中與政策敏感性,正促使品牌積極尋求非中國壓鑄替代方案。市場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金屬鑄造市場規模達 218.9 億美元,預計至 2035 年將突破 40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4.96%。然而,全球品牌正將目光轉向越南、墨西哥、印度、柬埔寨等新興區域。這種從「中國集中」走向「區域多元布局」的全球壓鑄製造轉向,正是企業為提升供應鏈韌性、實現永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另外,根據 6WResearch 報告,越南鋁壓鑄市場在 2025-2029 年間將呈現漸進式成長。從 2025 年 11.31% 成長率開始,預計 2027 年將達到 12.65%,2029 年更上升至 13.57%。越南不僅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其設備升級與製程品質也日益成熟。
北美品牌選擇供應商的三大標準
隨著全球製造佈局重組,加上北美照明市場對供應鏈靈活性與技術參與度的需求提高,今年LightFair 2025展會現場反映出明顯趨勢:歐美照明品牌在尋找非中國壓鑄替代廠時,更重視「小批量彈性」、「模具透明化」與「快速專案管理」三大關鍵條件。
小批量彈性生產能力(Low MOQ)
品牌已不再僅看單價,而是關注供應商是否能快速提供50–100件的小量試產樣品,並支援日後放大至量產的靈活轉換能力。這類「多品種、小批量」需求,對代工廠的設備配置與管理流程提出更高要求。
模具開發透明化與 DFM 能力
許多採購經理明確表示,他們更重視壓鑄供應商在模具開發早期的參與深度。模流分析準確性、DFM(可製造性設計)建議能力、開模交期透明度,已成為品牌選廠時的決定性因素。某美東照明品牌在現場指出:「我們現在不只看價格,更在意是否能在2週內拿到樣品,並隨時追蹤模具進度。」
快速溝通與整合型專案管理
美國客戶特別重視與供應商在時差內能完成雙語技術討論,並能即時追蹤打樣與開模進度。具備豐富OEM經驗的台灣供應商,能同步整合設計端、工廠與品牌方之間的關鍵溝通,確保產品從打樣到量產穩定推進。
美東 vs. 美西:採購策略差異
在實地訪談中觀察到,美東與美西品牌對壓鑄製造的期待有所不同:
美東品牌:設計導向與 ODM 合作意識強
美東照明品牌偏好與可早期參與設計的OEM夥伴合作,並重視材質一致性與品牌形象延伸。鼎碩創新台灣工程團隊能在產品開案初期提供壓鑄結構建議與表面處理整合,協助品牌從零開始打造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美西品牌:成本敏感、看重量產效率
相較之下,美西買主則強調模具回收期與單件成本優化,偏好標準化零件與大批量製造。鼎碩創新在越南佈建的壓鑄網絡,不僅擁有具價格競爭力的模具方案,更能支援大型燈具結構件的一貫加工與塗裝能力。
共築北美照明產業前景
在製造供應鏈全面重整的時代,全球照明品牌唯有及早建立多元化壓鑄製造供應鏈布局,才能在不斷變化的政策與市場環境中維持競爭優勢。鼎碩創新作為專業燈具壓鑄零件製造供應商,憑藉技術優勢與管理經驗,結合東南亞製造成本優勢,正成為國際品牌建立第二供應鏈的重要夥伴,持續協助來自美國、加拿大與歐洲的照明客戶建立可靠的全球壓鑄製造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未來。